社工专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工专家
童敏:问题解决与自我成长——社会工作促使人们改变的两种方式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3/10 15:45:47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生活中,谁又能说自己不会遇到问题?问题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是我们不愿意在生活中看到问题,它让我们感到害怕和紧张,会想到自己能力的不足和条件的匮乏。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心态生活,虽然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是害怕却无法消除。一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会担心下一个问题,生活成了没有终点的问题解决过程。要摆脱这样的困境,我们就需要把问题解决的“助人”变成自我成长的“自助”,真正实现“助人自助”。


社会工作这样的助人服务离不开对问题的考察,它存在的前提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问题一旦出现,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克服;否则,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出现越来越多的麻烦,不仅影响自己,而且影响家庭、邻里、社区,甚至整个社会。

这样,社会工作这种助人服务也就有别于一般的社会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或者文化人类学等,这些社会科学关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目的是找出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社会现象。社会工作服务则不同,这门学科是否成熟、是否有存在的价值,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帮助我们克服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因此,社会工作服务是以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考察为核心、以改变为导向的它是一门有关生活如何改变的学科。


应对还是分析

小刘从事社会工作多年,他发现人们在生活中面对现实问题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一种要求自己先了解问题是什么,再根据自己的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采取这种问题处理方式的人会强调,只有看清楚了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种要求自己先想出应对的办法,然后一边尝试一边调整。这种关注应对办法的人就会坚持认为,问题能否解决要看是否有更好的应对办法,看清楚了问题也未必能够找到更好的应对办法。

小刘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两者看起来又相互矛盾。因此,小刘感到很困惑,不知该如何取舍。

小刘遭遇的问题其实是社会工作这种助人服务的核心问题,也是首要问题: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是想办法应对,还是注重分析理解?如果是前者,我们就把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改变学科;如果是后者,我们就会把社会工作等同于一般的分析学科。至于需不需要分析,这是毫无疑问的,改变学科也需要分析,如何有效应对就是社会工作服务思考的核心,只不过这样的观察分析是第二位的,是在应对过程中对应对成效的观察分析,目的是促使我们真正拥有改变现实生活的能力,它需要始终围绕改变。

显然,在现实生活面前,改变是第一位的,离开了改变,任何完美的观察分析只能是一种纯智力的游戏,对现实生活没有帮助。以改变为导向,是社会工作对助人服务这一现实要求做出的回应。随着我们遭遇的问题日益复杂以及服务专业化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工作助人服务这一特点也会越来越凸显,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

从一般的原则来看,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是以改变为导向的,这几乎没有什么疑问。但是在实际的助人服务中如何做到以改变为导向,却因为我们对现实生活中遭遇的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出现了不同的助人服务方式。这些助人服务都需要考察两个重要元素,就是人与环境。这样,“人在情境中”就成了社会工作这门学科的核心命题。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如果我们把人看作改变的最重要元素,就会关注个人内部心理状况的调整,认为通过个人心理状况的改变就能够实现人与环境关系的改善。这是社会工作服务中非常流行的观点,特别是在社会工作服务寻求专业化发展的早期,社会工作者专注于个人、家庭等微观领域的服务,这种观点占据着这个学科的主导位置,这种服务模式被学者们称为心理取向的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方式。

如果我们把环境作为改变的最重要元素,就会关注个人外部环境状况的改善,强调通过加强个人外部社会支持实现人与环境关系的改善。这种观点在20世纪六七十年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学者们发现,环境条件的不足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长期的困扰,而且往往影响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使我们的生活陷入多重困难,有时甚至影响我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当然,对于环境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支持状况,像家庭、同伴、邻里等微观环境,有的侧重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支持状况,像组织、社区和地区等宏观环境。

这样,从“人在情境中”出发,就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社会工作助人服务方式,即注重个人内部调整的心理辅导和关注环境改善的社会发展。

除了以这种单向视角考察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有另一种应对困难的方式,就是把人与环境结合起来,考察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既需要人做出调整,也需要环境做出改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系统视角和关系视角。生态系统视角把人与环境当作两个系统,认为这两个系统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视角有所不同,它直接把人与环境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作关注的焦点,像家庭关系、同伴关系、邻里关系等,强调没有人能够脱离他人或者环境的支持,人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

尽管这些整合视角克服了单向视角只关注一个改变元素的不足,有了将人与环境两个改变元素联系起来考察的要求,但这样的改变依旧依赖他人的指令,是外部给予的,受助者自身并没有通过人与环境的改变形成自我“造血”的功能。因此,我们在考察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时就不能站在生活之外进行观察分析,而需要走进生活,从受助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关注他们自身拥有的反思能力,帮助他们在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找到可以改变之处,由此逐渐拓展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改变能力。

这种注重自我“造血”的整合视角有两种发展取向:一种注重人际层面,关注个人与他人之间如何形成积极影响的循环圈,受后现代建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被学者称为建构视角;另一种侧重社会层面,强调个人参与和社会公正倡导,目的是帮助我们建立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促进的循环圈,它受到批判理论的影响,被学者称为批判视角。

显然,要想在生活困境中拥有自救的“造血”功能,实现“助人自助”,就需要从我们的经验入手,放弃客观“事实”分析。这样,社会工作助人服务就有了两种基本的促使我们发生改变的方式。一种关注生活中的不足,认为只有找到了不足,才有可能明确问题,由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解问题和问题解决就成了掌握这种生活改变方式的核心。另一种关注生活困境中的经验,认为只有找到了我们自身理解现实生活困境的经验,才有可能通过对行动经验的反思,让我们在现实生活困难面前发现自我成长改变的路径。促进生活参与和自我成长就成为实现这种生活改变方式的关键。因此,面对困难时,我们有两种整合人与环境改变元素的方式:问题解决和自我成长。



(本文节选自童敏著《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漫谈》,经作者授权发布。文内注释略,详见原著。作者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

王思斌专栏丨社会工作部成立后,如何开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新局面 2024-03-25
童敏:问题解决与自我成长——社会工作促使人们改变的两种方式 2024-03-10
王思斌:社区在“五社联动”中的意义和定位 2023-12-11
理性看现实,超前走半步 2023-10-29
任文启:退役军人社会工作服务中的普遍性特殊性 2023-10-29
徐本亮:推动有效公益刻不容缓! 2023-06-19
追问“第三方评审”,你搞坏了多少个好项目? 2023-06-05
浅谈社会工作的“稳定性” 2023-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