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广东全省已建成1631个乡镇(街道)社工站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1/1 14:52:32   来源:中国社会报

原题:回望2023·广东 精准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办实办细办好惠民实事

港澳籍老年人入住广州市南沙区养老院。

老人在广东省兴宁市长者饭堂用餐。

广东省民政厅发动6个省级社会组织联合阳江市阳东区委组织部、团区委举办“乡村CEO培育·青蜂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广东省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不断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办好惠民实事,努力将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民解困更精准更高效

家住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禾洞镇铺庄村的林女士一家做梦也没有想到,幸福会主动来敲门。今年6月,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监测到林女士家中有一名幼儿园入学的新生信息后,发出了级别为五级的绿色预警,镇公共服务办工作人员和“双百”社工随即上门进行核查,之后将患有肢体残疾的林女士纳入低保,将其他3名家庭成员纳入低保边缘家庭进行帮扶,解决了一家人的生活困难。

今年以来,广东省民政部门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度扩大救助范围,提升救助水平,建立“大数据+铁脚板”主动发现救助机制。通过加快统筹建设“粤众扶”大救助综合服务平台,一体推进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广东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建设,运用“大数据”,动员基层“铁脚板”,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并综合实施各项救助帮扶,将“政策找人”与“人找政策”相结合,切实兜住底兜准底兜牢底兜好底。

“织密网”与“增实惠”相结合,确保“兜住底”。持续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扩围增效,出台《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办法》,将救助对象扩围至非本省户籍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员;统筹各方救助资源,让救助对象享受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法律等帮扶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养老服务等综合救助,着力打造精准分层、科学分类的大救助体系。今年以来,全省共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对象12.8万人。广东省政府连续13年将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纳入“十件民生实事”统筹推进。目前,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每月分别为983元、797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平均每月分别为1614元、1317元。

“线上监测”与“线下摸排”相结合,确保“兜准底”。大数据监测预警,广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汇集了12个部门机构的18类困难群众基本信息,将44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监测范围,全省累计发出风险预警信息并完成调查核实14.8万条,纳入民政救助19752人,转介其他部门救助13632人。“铁脚板”摸底排查,研发入户核查小程序,连续三年开展困难群众手机APP入户核查工作,累计核查286万多户,发现并转介3.2万多个困难群众救助需求线索。零距离温情走访,将救助服务由“窗口被动办”转变为“入户主动办”,全面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将原乡镇(街道)聘请社会救助经办人员整合为“双百”社工,面对面、零距离向群众宣讲兜底救助政策,提供政策落实、心理疏导等服务。目前,全省已建成1631个乡镇(街道)社工站、9218个村(居)社工点,配备2.8万名社工,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困难群众家中。

“就近办”与“掌上办”相结合,确保“兜牢底”。打造“一窗口”受理服务,在所有乡镇(街道)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窗口,困难群众可在省内任意救助窗口提出救助申请。今年以来,共服务群众异地提出救助申请9154户。实行“一系统”信息核对,完善省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管理系统,对接省直相关部门、商业银行以及证券、保险等部门信息,累计为1694万人次出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报告。搭建“一平台”全程通办,在政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上线困难群众“救助自诊”、社会救助在线申请、复核等功能,实现困难群众“手机在手、救助通办”。今年以来,共为困难群众办理线上申请11464户(次),开展“救助自诊”10217人次。

“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结合,确保“兜好底”。建立慈善帮扶资源供需精准对接机制,深入摸查了解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动员、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帮扶。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动员、引导349家社会组织、630个慈善项目参与慈善帮扶。成立民政领域志愿服务组织500多个,组建民政领域志愿服务队伍1万多支,“双百”社工累计服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超过1500万人次。

为老服务更深入更全面

“这儿离孩子们很近,方便他们来看我,我也住得很开心。”提及在广州市南沙区养老院的生活,89岁的卢奶奶赞不绝口。卢奶奶之前独自在番禺区生活,其儿子在南沙区工作,儿媳是香港居民。今年南沙区被列入探索港澳居民内地养老试点,该家庭符合“在南沙区工作的港澳人士及其配偶的直系亲属可申请轮候入住南沙区公办养老机构”的规定,卢奶奶顺利入住南沙区养老院。

今年以来,广东省民政系统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部署要求,积极对接,不断深化粤港澳在养老服务产业、人才、资金、项目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有港澳服务提供者开设或运营的养老服务机构8家,收住港澳籍老年人700多人。同时,联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先后出台《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生活照顾指南》《旅居养老服务总则》《旅居养老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指南》《养老机构探访管理规范》4项养老服务湾区标准,被纳入首批 “湾区标准”清单。

透明厨房里,炒菜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制作美食;宽敞明亮的用餐区内,粉蒸肉、白切鸡等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健康的饭菜摆放在自助餐区……“有菜有肉,10多元就能吃饱吃好。”说起“家门口”的长者饭堂,76岁的李奶奶连连称赞,“我每天都来这儿吃饭,真是解决了我们老年人生活的一个大难题。”

今年以来,广东积极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各地坚持试点先行与全面推广相结合、因地制宜与规划引领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提升质量与拓展服务相结合、强化监管与细化标准相结合,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服务内涵不断扩展、服务载体持续强化。中共广东省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在主题教育中深化“长者饭堂”建设 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的通知》,把长者饭堂建设作为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要求党委(党组)主要领导主动谋划、推进落实。截至目前,全省建成各类老年助餐服务点3431家,在解决老人吃饭难题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文化娱乐、入户探访等多样化服务。

为乡村振兴凝聚更强力量

“如何利用社会组织力量助力乡村建设?”“如何在乡村做好直播带货?”在今年阳江市阳东区开展的“乡村CEO培育·青蜂行动”活动现场,各行各业专家为104名学员带来村务管理、电商运营、乡村振兴规划等干货满满的专业培训课程。“此次培训让我对创业有了更多思路、学到了许多方法。”参训学员简家浚兴奋地说。

今年以来,广东省民政厅围绕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战略部署,制订《“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7年)》,选定阳江市阳东区作为试点,持续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各社会组织及所属会员企业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人才、市场优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引领示范,全面推进。广东省民政厅建立“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引导省、市、区三级社会组织助力阳东区乡村建设;推动社会组织与乡镇结对,成立11个共建联络处并授牌,及时协调解决社会组织和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社会组织参与镇村建设高效推进。

精准互联,合作共赢。广东省民政厅梳理阳东区157个行政村的特色资源与发展需求,汇总整合省、市、区三级社会组织的合作意向,通过精准匹配供需,链接平台资源,加大协调力度,积极靠前服务,每月制订工作计划,定期汇总项目开展情况,保障社会组织帮扶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截至目前,有114家社会组织与阳东区各镇村建立了联系,签署意向性合作协议25份,组织实施产业发展、公益慈善等项目75个,涉及项目资金约2.1亿元。

多维拓展,聚力振兴。广东省民政厅聚焦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筑牢民生保障体系、激活乡村治理力量六项任务,总结阳东区的做法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领导机制、支持服务等内容,积极引导新能源、食品、农业、渔业、旅游等行业协会搭建产业平台,依托会员企业资源优势,通过交流研讨、技术培训、资源对接、战略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为全省乡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同时,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等模式,实现资源规模效应和优化配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优势,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以座谈、培训、进驻企业等方式交流经验、开拓思路,利用社会组织资源培养更多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链接公共事业类社会组织资源,动员社会组织捐赠图书,开展乡村篮球赛、体育舞蹈公开赛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优势,以项目为抓手,引导社会组织结合当地文旅资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开展党建联建共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实现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助力乡村组织振兴;发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作用,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批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解民困的民生项目,努力促进试点乡村实现共同富裕。(记者   张伟涛)

了解社工、考社工证
马上关注陇原社工

2024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养老、救灾、企业履.. 2024-03-10
全国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均已组建(附负责人名单) 2024-03-10
2023年度促进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十件大事 2024-01-28
广东全省已建成1631个乡镇(街道)社工站 2024-01-01
社工站该叫停了吗 2024-01-01
西固区召开村级议事协商东湾社区观摩学习现场会 2023-12-12
吉林省推进“专业社工+儿童主任”精准关爱工作模式 2023-12-11
天水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参与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结对帮扶工作 2023-12-11